泽泰经典成语网

首页 - 春秋成语

  • 尽善尽美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尽善尽美 成语读音:jìn shàn jìn měi 成语解释:极其完善,极其美好。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。 >> 尽善尽美的故事 成语出处: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子谓《韶》:‘尽美矣,又尽善也。’谓《武》:‘尽美矣,未尽善也。’” 成语造句:比亦有人说足下诚尽善尽美。(唐·韩愈《与崔群书》) 近 义 词:完美无缺、十全十美 反 义 词:一无是处、一无可取、一塌糊涂 成语用法...

    2024-10-21 春秋成语 0
  • 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四海之内皆兄弟 成语读音:sì hǎi zhī nèi jiē xiōng dì 成语解释: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。 >> 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故事 成语出处: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君子敬而无失,与人恭而有礼,四海之内,皆兄弟也。” 成语造句: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5回:“快休说这话;你我丈夫行事,四海之内皆兄弟也。” 近 义 词:四海皆兄弟 反 义 词:四海鼎沸 成语用法...

    2024-10-21 春秋成语 0
  • 囫囵吞枣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囫囵吞枣 成语读音:hú lún tūn zǎo 成语解释:囫囵:整个儿。把枣整个咽下去,不加咀嚼,不辨滋味。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。 >> 囫囵吞枣的故事 成语出处:《朱子语类·论语十六》:“道理也是一个有条理底物事,不是囫囵一物。” 成语造句:读书要善于思考,不能囫囵吞枣,不求甚解。 近 义 词:不求甚解、生吞活剥 反 义 词:含英咀华 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...

    2024-10-21 春秋成语 0
  • 坐怀不乱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坐怀不乱 成语读音:zuò huái bù luàn 成语解释: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,没有发生非礼行为。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。 >> 坐怀不乱的故事 成语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巷伯》毛亨传:“子何不若柳下惠然,妪不逮门之女,国人不称其乱。” 成语造句:人人都说他无行,其实水秀才原是坐怀不乱的。(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五十六回) 近 义 词...

    2024-10-21 春秋成语 0
  • 季孟之间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季孟之间 成语读音:jì mèng zhī jiān 成语解释:这里指春秋时鲁国三家大贵族中势力最大的季氏和势力最弱的孟氏。指在季、孟两者之间,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。 >> 季孟之间的故事 成语出处:《论语·微子》:“齐景公待孔子曰:‘若季氏,则吾不能;以季孟之间待之。’” 成语造句:《北齐书·元文遥传》:“虽不如彦深清贞守道,又不为士开贪政,在于季孟之间。” 近 义 词...

    2024-10-21 春秋成语 0
  • 唐突西子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唐突西子 成语读音:táng tū xī zǐ 成语解释:唐突:冒犯;西子:即西施,春秋时美女。冒犯了西施。比喻抬高了丑的,贬低了美的。 >> 唐突西子的故事 成语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轻诋》:“何乃刻画无盐,以唐突西子也。” 成语造句:前书可谓刻画无盐,唐突西子矣。(清·恽敬《与李汀洲》) 近 义 词:唐突西施 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指亵渎比自己强的人...

    2024-10-21 春秋成语 0
  • 唐突西施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唐突西施 成语读音:táng tū xī shī 成语解释:唐突:冒犯。西施:春秋时美女,冒犯了西施。比喻为了突出丑的,而贬低了美的。亦作“唐突西子”。 >> 唐突西施的故事 成语出处:梁启超《诗话》:“更会串一戏,曰《易水饯荆卿》,其第一幕‘饯别’内,有歌四章,以《史记》所记原歌作尾声,近于唐突西施,点窜《尧典》。” 成语造句:无 近 义 词:唐突西子 成语用法:作谓语...

    2024-10-21 春秋成语 0
  •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 成语读音:sì tǐ bù qín,wǔ gǔ bù fēn 成语解释:四体:指人的两手两足;五谷:通常指稻、黍、稷、麦、菽。指不参加劳动,不能辨别五谷。形容脱离生产劳动,缺乏生产知识。 >> 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的故事 成语出处:《论语·微子》:“丈人曰:‘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,孰为夫子?’” 成语造句:我们新时代的青年绝不能做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的书呆子。...

    2024-10-21 春秋成语 0
  • 吹箫乞食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吹箫乞食 成语读音:chuī xiāo qǐ shí 成语解释:原指伍春秋时子胥于吴市吹箫向人乞讨。后指沿街乞讨。 >> 吹箫乞食的故事 成语出处:《史记·范睢蔡泽列传》:“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,夜行昼伏,至于陵水,无以糊其口,膝行蒲伏,稽首肉袒,鼓腹吹篪,乞食于吴市。” 成语造句:郁达夫《苏州烟雨记》:“我要去寻访伍子胥吹箫乞食之乡。” 近 义 词:吴市吹箫 反 义 词...

    2024-10-21 春秋成语 0
  • 吴头楚尾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吴头楚尾 成语读音:wú tóu chǔ wěi 成语解释:今江西北部,春秋时是吴、楚两国交界的地方,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,楚地长江的下游,好象首尾互相衔接。 成语出处:宋·王象之《舆地纪胜》:“《职方乘序》:‘吴头楚尾。’” 成语造句:吴头楚尾路如何?(清·王士慎《江上》诗) 近 义 词:楚尾吴头 反 义 词:不相上下、同日而语 成语用法:作宾语;指江西一带 成语繁体:吴頭楚尾 感彩...

    2024-10-21 春秋成语 0
  • 吴市吹箫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吴市吹箫 成语读音:wú shì chuī xiāo 成语解释:吴:古国名。原指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逃至吴国,在市上吹箫乞食。比喻在街头行乞。 >> 吴市吹箫的故事 成语出处:《史记·范睢蔡泽列传》:“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,夜行昼伏,至于陵水,无以糊其口,膝行蒲伏,稽首肉袒,鼓腹吹箫,乞食于吴市。” 成语造句:梁遇春《谈“流浪汉”》:“Goldsmith吴市吹箫...

    2024-10-21 春秋成语 0
  • 名正言顺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名正言顺 成语读音:míng zhèng yán shùn 成语解释:原指名分正当,说话合理。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,道理也说得通。 >> 名正言顺的故事 成语出处:《论语·子路》“名不正则言不顺,言不顺则事不利。” 成语造句:待小生得官回来,谐两姓之好,却不名正言顺。(元·郑德辉《倩女离魂》第二折) 近 义 词:理直气壮 反 义 词:理屈词穷 成语用法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...

    2024-10-21 春秋成语 0
  • 后生可畏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后生可畏 成语读音:hòu shēng kě wèi 成语解释:后生:年轻人,后辈;畏:敬畏。年轻人是可敬畏的。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。 >> 后生可畏的故事 成语出处: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后生可畏,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。” 成语造句:后生可畏,非虚言也。(宋·朱熹《寄陈同甫书》十二) 近 义 词:少年老成 反 义 词:少不更事、乳臭未干 成语用法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...

    2024-10-21 春秋成语 0
  • 升堂入室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升堂入室 成语读音:shēng táng rù shì 成语解释:古代宫室,前为堂,后为室。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,循序渐进,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。 >> 升堂入室的故事 成语出处: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子曰:‘由也升堂矣,未入于室也。’” 成语造句:林语堂《读书的艺术》:“如此循序渐进,自然可以升堂入室。” 近 义 词:登堂入室 反 义 词:逍遥法外 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...

    2024-10-21 春秋成语 0
  • 同病相怜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同病相怜 成语读音:tóng bìng xiāng lián 成语解释:怜:怜悯,同情。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。 >> 同病相怜的故事 成语出处: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阖闾内传》:“子不闻河上之歌乎?同病相怜,同忧相救。” 成语造句:同病相怜,缀河上之悲曲。(南朝梁·刘璠《广绝交论》) 近 义 词:同舟共济、患难与共 反 义 词:同床异梦 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...

    2024-10-21 春秋成语 0
  • 千虑一得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千虑一得 成语读音:qiān lǜ yī dé 成语解释:即使愚笨的人,在很多次考虑中也总会有些可取的地方。多用来表示自谦。 >> 千虑一得的故事 成语出处:《晏子春秋·杂下十八》:“婴闻之:圣人千虑,必有一失; 愚人千虑,必有一得。” 成语造句:寄虽疾侵耄及,言无足采,千虑一得,请陈愚算。(《南史·虞寄传》) 近 义 词:引玉之砖、抛砖引玉 反 义 词:千虑一失 成语用法...

    2024-10-21 春秋成语 0
网站分类